基金经理、经济学博士Daniel Lacalle撰文称,欧洲央行继续不成比例地吹大欧元区的债务泡沫,与此同时,欧洲主要经济体放缓加剧。本是各国政府为实施结构性改革和减少失衡争取时间的工具,现在却变成了在两种非常有害且错误的借口下持续过度支出和增加债务的危险动机:只要举债成本低廉,没有通胀,就不存在问题。
1、 廉价借款不是增加债务的借口。日本举债成本非常低,而公共债务的偿债成本几乎占到日本税收收入的一半。2018年日本的债务是政府税收收入的15倍。
2、自2000年以来的欧元区官方通胀显示CPI上升40%,但生产率增长微不足道,工资和就业依然低迷。
货币政策已经从支持改革的工具变成了不执行改革的借口。
必须要记住的是,欧元不是全球储备货币。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的数据,全球仅31%的交易使用欧元,而美元的使用达到88%。
欧元区债券收益率被人为压低,给人一种虚假的安全感,这种安全感完全被极低的利率和过剩的流动性所笼罩。
* 欧洲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膨胀至欧元区GDP的40%,而在QE高峰时期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还不到美国GDP的26%。
* 美联储的美国国债购买量从未超过净发行量。欧洲央行不断在债券到期后进行回购,购买规模是净发行量的7倍。
* 欧元区有16个成员国的10年国债收益率实际上为负值。希腊和意大利是两个例外,它们的国债收益率(经汇率和通胀调整)与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之差甚微。
* 欧元区超额流动性超过18万亿欧元。
欧洲央行忽视了尾部风险和不平衡的积累,并预期流动性会提升经济增长和通胀。与此同时,债务达到饱和的风险上升。
欧元区各国政府都将低收益率视为对其政策的某种市场验证。这种安慰剂效应导致许多国家放弃改革动力,不少人相信,解决低增长问题的办法是回归2008年的错误政策。
低收益率不是可信度和低风险的标志,而是反映出金融压制以及对其它资产宏观经济环境疲软的担忧。
欧元区的问题在于完全依赖货币政策的安慰剂效应来加强经济复苏,专注于单一目标,以降低公共支出的融资成本,不论付出多大代价。这将使得结构性失衡长期存在,人们对风险的认知变得模糊,经济活力减弱,而长期风险却在上升。
如果欧洲央行使政策正常化,那么低收益率的幻想就将破灭,政府也会对此做出反应。然而,如果政策保持不变,那么在没有任何工具来解决这一问题的情况下,欧元区危机重演的风险将越来越大。这也是为何央行现在必须上调利率,并在市场依然乐观的时候停止回购到期债券的原因。
许多分析人士将建议增加支出和流动性作为问题的解决方案,但这会使经济变得更加疲弱。积累低利率债务的主要问题在于,它与房地产泡沫有着同样的效果。它掩盖了真实的流动性和偿付能力风险,因为借贷成本优惠得令人难以置信。但事实并非如此。
(文章来源:黄金头条)
(责任编辑:DF506)
【今日英国将有一场重要投票 本周美联储携非农重磅来袭】周一(10月28日),英国政坛又将迎来关键事件。英国议会今日将就提前大选的提议进行投票表决,此前欧盟已经同意英国延期脱欧,但最后期限...
油菜籽出口创3个月新低,加拿大急了,向WTO求助,有用吗?...
辉煌的一年!2018年中国取得哪些成绩?和美国还有4大差距!...
昨日市场预计的调整并未出现,随着贵州茅台(600519)再度崛起并突破800元整数大关,多方力量占据上风,市场做多热情也再度被点燃,A股喜迎普涨。...
新年伊始,人民币汇率走出一波升值行情。1月5日,央行官网披露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公告,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4760,时隔两年半重回6.4时代...
“美国政府在考虑给部分人注射一半剂量的莫德纳疫苗,以实现疫苗的快速接种。”...
春季公共卫生事件疫苗开始较大规模使用将促进原油需求回暖,但通胀压力将在夏天过后消退。...
1月6日,人民币中间价报6.4604,上调156点,升至2018年6月20日以来最高。上一交易日中间价报6.4760,在岸人民币上一交易日收报6.4640。专家:人民币将继续延续强势表现对于后期人民币...
继开年首个交易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最高上涨逾770个基点后,1月5日人民币汇率早盘一度大涨超300个基点,随后有所回调,在岸人民币兑美元1月5日16:30收盘报6.4640,与上个交易日基本持平,离岸人...
元旦过后,汇市一片暖意融融。1月5日,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盘中最高分别触及6.4292、6.4129,涨幅一度达0.52%、0.65%。新年头两个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逾1%,波幅超过1000...
版权所有 @2010-2019 外汇MT4软件 www.nw-bb.com 沪ICP备15014470号-14
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